第213章-《小乙种田记》
第(3/3)页
陆忠把两床棉被放炕上,又出去继续搬,陆小乙穿上鞋也跟去帮忙,玉兰在身后急道:“小乙,你把袄子穿上呀!外面天寒地冻的。”
陆小乙道:“没事,我动作快。”果然是够快,话音落下,她就抱着一床棉被进来,还嬉笑着跟玉兰说:“瞧瞧,这么暖和的棉被。抱着一点都不觉得冷。”
话虽这样说,玉兰还是揪住她,不穿上棉袄便不放她出去。
“我一人就行,小乙不用出来了。”陆忠道: “你们打开棉被检查检查,当时加工坊里取被子的人挺多的,我就没打开检查,不过那弹棉花的师傅说了,有问题直接拿去找他。”
玉兰一听没检查过,赶紧拆开就近的一床被子,嘀咕道:“这可是添妆用的。不能有丁点的闪失。”
陆小乙也帮忙着展棉被,还好,几床棉被都白白软软的,外层的拉线也紧密细致。可见弹棉师傅的手艺真是棒棒哒!
八床棉被,陆小乙家留两床自用,余下六床分别给即将成亲的三对新人添妆,玉兰又拿出六套崭新的被里和被面出来。
古时没有被套一说,都是用针线把被面、棉被和被里三者缝起来。古时的被面都是传统喜庆的大红色,上面绣有鸳鸯戏水、龙凤呈祥、花开富贵或百子呈祥等寓意美好图案。这些图案都是待嫁女子自己绣的。那些大户人家的小姐,因脱离劳作故而有大把的时间绣嫁妆,遇到婚期紧迫的还有绣娘帮着绣。而农家女子,只有在忙完农活后,趁着闲暇时间绣嫁妆,小到衣帽鞋袜、大到铺笼罩被都要靠自己一针一线绣出来。
嫁妆是一个女子身价的体现,嫁妆上的绣花,更是女子实力的展现。
大户人家和寒门小户的嫁女标准各有不同,像下溪村这样的普通乡村,嫁妆按家境好坏有四铺四盖的,也有八铺八盖的,当然,若是条件允许也可以置办更多。亲戚间添妆也各有不同,大多喜欢添些棉被,可棉被白白软软送过去不合适,必须要有配套被面和被里才能拿出手。
因春云的亲事定的早,玉兰有充足的时间绣被面,甲薇和苏青的亲事只有半年的准备期,玉兰根本忙不过来,只能找两个女儿搭手,陆小乙这种技艺差的负责绣一些简单的囍字纹,小丁绣一些复杂的花草、鸟雀或蝴蝶。
临到腊月,六床添妆的被面才完工。
玉兰把被面铺开对着棉被比划大小,满意后把甲薇的那份挑出来分开放置,“中饭后给大房送去。”
陆小乙问:“娘,不缝上吗?”
玉兰笑道:“这个是有讲究的,咱这些添妆的棉被要拿到新娘家,由她家请人帮忙缝,请人也是有讲究的,要请日子过的和顺的,还得是儿女双全、心灵手巧的妇人,而且缝被面的棉线必须一缝到底,不能够断也不能打结。”
竟然有这么多讲究,陆小乙还是头一次听说,不过她没有做出惊讶的表情,一副早有耳闻的样子。
玉兰意有所指道:“明年你和小丁都不要烤饼了,没事就绣绣被面啥的,有些事还是早准备早安心,省的像甲薇这样时间仓促。”
小乙小丁都明白玉兰的意思,小乙暗暗叫苦,比起绣花她宁愿烤饼呢,小丁却脸颊羞红,低头不语。(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