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虚张声势-《君情染江山》


    第(3/3)页

    墨子答道:"熊章已安排石纥于昨日率军,前往叶公封地取粮了。他并不知情。"

    钰萱听到师傅这样说,心中舒了一口气。

    熊章率领京师右军和中军的一部分合计5万余人,浩浩荡荡的走了4天,终于将军队开进到楚国和吴国的边境长庆。而带队绕道去叶公属地取粮的左军统帅石纥则率剩余的3万余兵力,又过了7天时间,也来到了长庆,与楚王熊章汇合了。

    而在这7天时间内,吴军的确按兵不动,想必墨子想出的那条妙计真的让吴军信以为真,不敢贸然进犯。

    随着石纥一起运来的,还有一车车的粮食,钰萱不放心的随机查看了下那些运粮车上的粮食口袋,口袋里装的还果真都是千真万确的白花花的米和面粉。难道自己过度提防石纥了?钰萱看着正在搬运粮车上粮食的士兵,一时间有些错愕了。

    石纥到来以后,熊章重新作出了战术安排,他命右军统帅石纥为开路先锋大将军,分派给他了3万的轻骑兵,驻守更靠近吴国的蒙江北岸。而熊章则带着5万大军驻守在长庆。

    吴国的信使传来了战书,熊章把所有军里高层的将领都召集在一起开会商讨,师傅自然被请了过去,离长庆15里远驻扎在蒙江北岸的石纥也被召了回来。

    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作战双方要师出有名,也就是战书上要写上战争的理由和借口,以显得己方作战的正义性。更与我们现代不同之处的是,战国时代的战书上,还要把第一次双方交战的相约疆场以及时间也写上去。

    墨子从熊章的军帐中回来,钰萱就开始好奇的问他战书上的内容。

    说到开战的理由,钰萱听了墨子的介绍后,她"噗嗤"一声笑了,她觉得真是有些牵强与好笑。

    理由是,楚国的特派使节出使越国,经过了吴国的领地,却并没有向吴国报备,因此,吴国认为此举是藐视吴国宗主权,吴国要发动战争讨伐楚国。

    她忍不住对墨子说道:"师傅,这样的开战理由,在2400多年后的现代,完全说不通,很荒谬。"

    墨子却回应钰萱道:"楚庄公时期,楚庄王想攻打宋国,但又没有现成的理由,于是楚庄王就故意派出使者,途经宋国,出访齐国,却故意不向宋国借道,于是宋国首先向楚国发了战书,楚宋之战便开始了。钰萱,你有所不知,这就是我们战国时代国与国之间的规则,即使是周天子的使者过境,也必须向该国借道的。"

    钰萱听了墨子的解释,答了一声"哦",只觉得又涨了见识。

    墨子还告诉钰萱,5日之后,便要开战了,作战位置,果然不出所料,第一回合的对垒在蒙江北岸,也就是在离石纥带领的3万大军更近的位置。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