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李世民也不在意,他对人才向来都是毕竟宽容的,连尉迟恭的胯下之辱他都受得了,多等等又算得了什么。 “时候不早了,陛下早些休息,臣妾告退了。” 回到寝宫内,长孙无垢立即给易小川回信一封,钱庄的事情已经搞定,询问是否愿意和李世民见一面。 …… 第二天一早,李世民就在朝堂上提及了欲要征战突厥之事。 武将们纷纷摩拳擦掌,而文臣们则持反对意见。 “好了,容后再议,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李世民心中颇为郁闷,文臣就是喜欢磨洋工。 退朝之后,文武大臣纷纷离场,唯独杜如晦留了下来。 “克明,何事?” 李世民心中疑惑,这杜如晦有事为何不在朝堂之上启奏? “陛下,运粮一事臣已和张家谈妥,在回来途中臣得到两首佳作,请陛下过目。” 杜如晦从袖子里掏出一张纸,正是易小川昨日所写。 当时杜如晦问易小川讨要,他也没在意,直接就给了,没想到杜如晦是要带给李世民看。 “好诗,好诗!”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此人竟把这世间王朝看得如此通透,此句朕一定要刻在御书房,用来日夜鞭策朕,朕要这天下百姓夜不闭户,衣食无忧。” 李世民心中大受震动,易小川没想到自己抄袭的一首诗竟然是李世民开启贞观之治的动力。 “没想到世间竟有如此大才,克明可知这是何人所做,朕要见他!” 李世民心中又起了爱才之心,能有这种胸襟的人怎么也要见一见。 “回陛下,正是张家子弟,陛下若想见,直接宣一道旨意即可。” 好,你代朕传旨,让他来见朕,越快越好。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