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七章 升调-《重生之叱咤乐坛》
第(2/3)页
现在是要选出得到叱咤生力军银奖和金奖的歌手,仅仅使用这样简单的方法是不是太过草率了一点?站得住脚吗?能服众吗?
唔……这样的质疑有一定的道理,但也没什么太扎实的道理。
歌唱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形式,音域的宽广度的确只能展示歌手实力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但是有几点决定了,在现在这个时刻使用这样的方法是最合适的。
先,音域的宽广度决定了一位歌手可以涉猎的歌曲范围,这是歌手综合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如果仅仅以音域的宽广度来衡量一位歌手演唱实力的高低,甚至确定这位歌手在歌坛的地位高低,这的确非常欠妥。但是如果以这个指标来作为一个歌手在某一项赛事上能否入局的门槛儿,这就绝对没有什么问题。
只是设置一个门槛儿而已,这是主办方的权利,歌手想要参加到这场“宴席”当中分得好处,那就得遵守主办方定下的规矩,老老实实的去通过这个门槛儿。
通不过,那就没有办法了。
要说公平,这也的确并不是特别公平,但是也已经足够了。有这样一个明显的标准放在那里,至少不会出现“黑幕艹作”这样让人更加恶心的事情。
再说了,世界上哪有那么多绝对公平可言?
其次,音域的宽广度这个指标也是最直观的一个指标,任何人、哪怕是不懂唱歌的普通人也能一听之下就清清楚楚的判断结果。唱得上去那就是唱得上去,唱不上去那也没有任何办法来弄虚作假,这当中没有任何模糊不清的地方。这就不像歌曲处理、气息控制这些演唱当中其他的重要细节,它们没有一个绝对的直观的标准放在那里,很难用具体的量化手段来衡量。一歌这样演唱当然可以,但是绝不能说那样演唱就一定不行,除非那样演唱背离了歌曲本身的既定轨迹。
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要确定两位歌手入选两位歌手淘汰,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标准放在那里让现场的所有人亲眼看到亲耳听到,那是要出大事情的。主办方与其被人事后指责“暗箱艹作”,还不如设立一个明确的标准——哪怕并不算是绝对公平,在所有人的眼皮子底下公开进行。
至少这样的方法,在事后不会给主办方带来太多的麻烦,想找茬的人都不好意思说出口。你的歌手达不到我们设定的门槛儿,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这样的思路,也正是歌唱类赛事当中高音歌曲往往会占到一定便宜的原因所在。对于歌唱赛事的评委来说,选择高音没有什么危险,也不会有什么后顾之忧,毕竟选择的理由充足嘛。这种思路不能说是错的,但是像后世那样任何歌唱比赛非高音不取、无高音就进不了复赛决赛,那可就有点走火入魔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