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另起炉灶-《风起明末》


    第(2/3)页

    王元康忧心仲仲的摇了摇头,叹息了一声。

    他主管卫所内的屯田、验军,他也清楚底下的人都过的什么样的日子。

    “这年月,真不知道何时是个头啊……”

    陈望俯下身在身下取了少许的泥土,连日以来不见分毫的雨水,河岸边的这些地方的泥土都变得极为干燥。

    王元康的这个问题,陈望的心里有答桉。

    再过十余年的时间,等到清兵入关之后不久北方的气温就开始逐渐的回升,灾荒的频率强度都得到极大的减弱……

    “有感叹的时间,有祈祷的功夫,不如想想应该怎么解决问题。”

    陈望放下了手中的泥土,而后双手相互拍了一拍,将手中残存的泥土拍落在地后,从地上站起了身来。

    崇祯九年至崇祯十三年,这四年的时间,旱灾的区域将会逐渐扩大至整个北中国地区。

    而后旱灾将会在崇祯十三年达到顶峰,山西汾水断流,临汾夏季甚至风霾不息,大面积沙尘暴席卷了几乎半个北方。

    北直隶地区多河断流,陕西、山西、山东、河南大多州县伴随旱灾出现蝗灾、疫灾。

    并且最为严重的是,旱情区域开始转移向南江西、湖南、贵州甚至是四川等省皆是开始收到旱灾的影响。

    民食草木根皮俱尽,抛妻子死者相枕……

    “如果你仔细的了解过北地的旱情每年分布的地点,你就会发现一件事。”

    陈望看了一眼身前奔流向东的汉水,而后转过身看向王元康,说道。

    “北地的旱情到如今已经持续了近十年的时间,不仅没有罢休的迹象,相反还在逐渐的南移。”

    在这个年月,汉中府其实也并非是什么真正的平安乐土。

    崇祯十二年,汉中夏旱,秋蝗,禾苗俱尽,大饥。

    崇祯十三年,大旱,人相食,草木俱尽。

    今年就算是收了田地,也已经是过了播种的时节。

    需要等待第二年的春天,也就是崇祯十年的春天才能播种。

    值得庆幸的,距离汉中府的旱情达到顶峰还有两年的时间。

    今年汉中府虽然出现了旱情,但是并不严重。

    汉中府各地的庄稼的收成虽然减产了些许,但是减产的并不多,更没有如同陕北那样出现颗粒无收的景象。

    王元康面色微凝,他的第一反应是陈望在杞人忧天,下意识的开口否决道。

    “这怎么可……”

    只是在可能的能字还没有出口之时,王元康神色微僵,他想起了一件事。

    就在今年的年初,河南省南阳府遭遇了大旱,情比起他们这里要远重的多,很多地方几乎是颗粒无收。

    南阳府距离汉中府并不远,旱情甚至还波及到了郧襄一带……

    一股恐慌的情绪突然从王元康心底深处涌来。

    旱灾确实正在南移,一年接着一年,逐渐的南移。

    王元康的神色变化没有逃过陈望的眼睛,陈望知道自己的话被王元康记在了心中。

    说实话整个汉中卫内大多数的军校都是酒囊饭袋,不过王元康并不能算在此例之中。

    这几天的巡察的时候,对于各处的田地情况,还有各处卫所的情况,王元康几乎都颇为了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