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 温柔的刀-《鲶鱼有情成不了精》
第(1/3)页
《征途》上市之后,反应最大的,就是那些所谓专业所属的机构、部门。
已经有好几个机构打电话给魏亮,虽然因为几位老专家的点评,不敢质疑,但还是暗示是否以后类似的学术研究的文章尽量少刊载一些。
毕竟有些观点,是与当今的主流意识有差距的,这会给学术界的情绪带来不稳定,对“专家”们的影响会很大。
甚至还有通过一些不明就里的主管部门领导前来质问的,当听到这些学术文章都是被三位老专家亲自阅读和点评过的,就不敢再说话了。
这些领导可以打压一些专家的言论,但却不敢对这三位抱有任何的怀疑!这是意识观点的认知,一旦错了,那就不是降职的问题了,很可能影响自己的仕途。
毫无疑问,“专家”的地位与自己的仕途,两相对比的结果,领导们选择了沉默。推脱的借口也名正言顺。
学术界的研究总是在争议中才会有新思维,百花齐放才是正理。要有容人之心,毕竟这也是代表了一部分人的思想。
其中最饱受这些“专家”诟病的就是期刊中,登载出了署名为“温刀”的作者写了一篇《论网文的恶瘤》,而针对的方向就是最近几年火爆互联网的新兴网络文学的发展。
这篇文章之所以被纳入为学术文章,而不是小说和评论,是因为作者温刀在文章里开篇就说出了一句令人反思的问题。
“你写的小说,会让你的儿子、女儿认真读吗?”
文章列举出一些实例,并且围绕着开篇所说的这句话展开,从这一观点出发,对于互联网的网文现状提出了思考和解决的办法。
如果文化领域不能传承,仅仅只是快餐文化,迎合消费领域的需求,这仅仅只是市场行为,不是文化。
可是居然还有不少“专家”、“学者”纷纷站出来,对于快餐文化所带来的影响给予支持,认为小说应该成为大众读物,讲求的是一个通俗易懂。
至于是不是会对认知和社会观念带来多大的改变,他们并不认为会带来根本转变。毕竟从小的教育体制里还是有正常的社会认知的教导,网文不过只是一个休闲的佐餐。
但是温刀却在里面列举出了这些“专家”、“学者”不愿看到,甚至根本选择忽视的现象,那就是优秀的小说越来越少,而一个小圈子里闭门“造文”却越来越多。
文人的自我封闭不是为了自我陶冶,而是在研究当今领导们喜欢什么样的文章,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各种以领导讲话精神为主的文学“作品”脱离了广泛性。
曾经为了写小说,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的时代渐行渐远。
第(1/3)页